手续费在线优惠信息
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,全球食品价格在2020年整体上涨20%,大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。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上升,达到2月116点,这是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国际高粱价格同比上涨82.1%,国际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.5%,小麦价格同比上涨19.8%。与此同时,国际牛羊肉行情正在上涨。从具体国家来看,美国今年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均比去年同期上涨,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火腿和新鲜鸡肉,涨幅超过16%,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上涨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整个食品价格通胀风险。尼日利亚今年2月全国食品通胀率同比增长21.79%,创下15年来的最高水平。阿根廷今年1月和2月的通货膨胀率均达到8%,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惊人,与去年下半年相比,阿根廷水果平均价格上涨了228%。土豆的价格上涨了114%,肉类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03%,蔬菜类的价格也上涨了88%。韩国最近韩国大葱平均零售价为每公斤7400韩元,约合人民币43元,同比暴涨3倍以上,创下了过去4年来的最大涨幅。另外,韩国的鸡蛋、白菜、苹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6%以上。
节日后对玉米市场走势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两点。一种是企业购买情况,另一种是粮食贸易商及农户的粮食销售情况。如果集中销售粮食正在进行,玉米价格将会有短时间的回调。长期来看,玉米市场存在供应差距时,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下滑。此外,全球玉米价格均处于上升通道。美国玉米价格最近上升到历史最高值,乌克兰玉米出口价格创下7年来的最高水平。进口粮食价格的上涨也意味着进口成本将上升,进一步提振国内市场。
中粮、眉山直属仓库拍卖的二等玉米投标价格为每吨3160韩元,最终以3400韩元(1.7韩元/斤)的高价全部交易。一方面,它反映了目前市场的食物短缺程度更大。另一方面,高储备价格和高交易继续刺激国内玉米价格上涨。今天国内玉米市场持续强劲,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每吨上涨20 ~ 50韩元,山东局部略有回调。东北山区玉米价格持续稳定,黑龙江省每吨上涨20元。华北黄淮山区玉米价格上涨势头放缓,河北、河南、山东部分粮食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上涨20 ~ 50元,山东个别企业试验性下调10元/吨。北方港口部分贸易商提高了20元的价格。南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每吨上涨10-20元。虽然市场再次出现回调迹象,但从目前的山东供需情况来看,带有全国性质的下调很难,预计玉米价格将保持强劲。
一、未来一个月玉米价格行情如何?
据相关数据了解到,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价格行情应是震荡偏弱的回调趋势。依据有下面的四点:
1、9月份东北发生的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,台风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,玉米仍是丰收年景,后期玉米上市量将集中增加。
2、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,迫使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。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好转,正是由于饲料企业采购量增加,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。
3、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。
4、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,弥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。
二、玉米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
1、玉米主产区台风天气影响
东北三省连续遭遇三次台风袭击,导致玉米产量减少,从而致使价格上涨。
2、玉米需求增加导致上涨
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,2020-2021年度的玉米产量将达到2.65亿吨,比上一年增加了400万吨,但是,2020-2021年度玉米国内消费量的预测值较2019-2020年度增加了1300万吨至2.93亿吨,预计2020-2021年度的玉米需求缺口为2800万吨。所以整体来看,应该是需求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大一点。
三、2021年种植玉米赚钱吗?
就目前的形势来看,玉米趋势,可以用两个词来说,粮补贴涨,粮价涨!种植收入增加概率大!因为随着连续几年的玉米调减,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是非常明显的,而咱们国内的玉米消耗需求却是不断上升,尤其是今年的饲料这一块,增加的幅度真不小,但是玉米的种植面积、总产量并没有大幅调高,甚至还有萎缩的可能性,需求增,供应减,玉米价格上涨的局面已经确定,并且由于种植周期性,不是今天种明天就涨出来了,所以明年玉米价格依然会处于高位上涨周期当中。种的面积少,必然要依靠粮补增加来调动积极性,玉米粮补上涨也成为必然。总的来看,明年种植玉米是会赚钱的。
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,未来一个月玉米的供应量会逐渐增加,价格也会有所压制,行情会震荡偏弱,不过预计明年种植玉米还是赚钱的,毕竟种植新的玉米也需要一定时间。
1. 目前全球糯玉米供应相对稳定。
2. 造成糯玉米供应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方面,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增长,其主要生产国家包括中国、印度、菲律宾等;另一方面,糯玉米的需求量相对较小,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酿酒等领域,因此供需关系相对平衡。
3. 未来,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变化,糯玉米的需求量或将有所增加,但考虑到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增长趋势,以及其他替代品的广泛应用,全球糯玉米供应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玉米拨开云雾见青天
2005-11-22
●王哲晗
近期,国内玉米市场受禽流感疫情、新粮上市增加以及美国CBOT玉米稳步下跌的多重影响,出现了振荡下跌的态势。笔者认为,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弱势格局之后,玉米有望拨开三重云雾,重见青天。
一重云雾——禽流感疫情
禽流感疫情的变化是影响当前玉米市场的重要因素。目前,欧洲和亚洲国家已经连续出现了禽流感事件,全球疫情的局势值得进一步关注。我国已从多个省份发现致命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,包括内蒙古、安徽、湖南、辽宁各省区。对于禽流感疫情,笔者想说如下几点:
1.关注疫情未来的扩散情况。日前农业部部长表示,禽流感疫情有继续扩散的可能,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。据悉,辽宁禽流感疫情由于前期的诊断失误以及假疫苗的出现,影响了对疫情的即时控制,疫区现已扑杀千万余只家禽;11月15日,农业部发布了又一省区——新疆出现禽流感疫情的消息,现已扑杀了疫区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禽类。全球范围内,自9月以来,有1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疫情,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。
2.禽流感疫情会使禽类消费量减少,从而影响饲料的需求和相关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;但另一方面,如果禽流感继续蔓延的话,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将会逐步地增加,届时猪肉价格一旦快速上涨的话,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补栏高峰,会大大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。
3.从历史看,2004年亦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禽流感疫情,一直延续到2004年4月份才得到控制,但是玉米的价格从3月份就开始了大幅上涨,所以说禽流感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而且是短期行为,主要是对市场各方心理层面的影响比较大。不过,最终禽流感疫情会给国内养殖业带来多大的影响,还要根据事态的发展而定。
二重云雾——新粮上市增加
目前国内新玉米收获工作已经完成,玉米市场销售压力增大。笔者认为,以下几点值得关注:
1.从大的供需背景看,在2004/2005年度,国内玉米产量为1.32亿吨,消费量为1.25亿吨,加上年度出口数额,产需基本平衡;据官方预测,2005/2006年度国内产量预计为1.26亿-1.28亿吨,消费量为1.28亿吨,加上预计出口300万吨,本年度玉米产需再次出现缺口。在供需紧平衡的背景之下,新粮的上市带给市场的仅仅是短期的季节性供应压力。
2.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农民的惜售心理。据悉,今年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农用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,导致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,斤粮成本提高。据生产商的说法,东北地区玉米每亩总成本比上年增加25元左右,斤粮成本为0.37元,如此算下来,加上烘干及人工费等等,东北新玉米出库成本也在1100元/吨左右。高成本一方面抑制了玉米现货价格下跌的空间,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民的惜售心理。
3.收购市场格局的变化。2004年,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了改制,去年由于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的种种压力以及初步的探索,使得收购工作受到影响。2005年,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已完成改制,并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增强收储粮食力度。另外,随着收购市场准入制度放开,参与收购的个体、民营企业明显增多,以吉林省为例,此类企业的收储能力在50亿斤以上。总之,粮食市场已全面开放,多元主体入市收购,玉米价格随行就市,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,这些方面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。
三重云雾——CBOT玉米价格下跌
2005年下半年以来,CBOT玉米价格稳步下跌,其背后是世界的玉米环境变化。美国农业部11月份的农业供需报告中,将美国玉米产量调高为110.32亿蒲式耳,高于10月预测的108.57亿蒲式耳,期末库存大幅增加,出口数量也有微幅调减,显然是一份偏空的报告。由此看来,美国玉米供需关系仍然偏空,将继续压制整个市场的价格。
不过,美国CBOT玉米历史走势上,200美分属于历史上的低价位区域,其下跌的空间值得商榷。另外,近期CBOT玉米价格跌势渐缓,不排除有构筑长期底部的可能。再说,全球玉米价格对国内的影响毕竟比较小,过于夸大其作用未免有些不合时宜。
综合分析,禽流感的冲击必将随严厉的防控措施和冬季过后天气的转暖而消退,CBOT玉米下跌的空间也相对较小,加之玉米收获的季节性压力也将逐渐释放,玉米的价格也将随着消费和饲料市场的复苏、收购企业采购信心的增强而重见“晴天”。目前禽流感疫情的危机之中也蕴含着机遇,不论是收储企业还是期市投资者,危机之中正是提供了采购和投资玉米的良好机遇。从具体走势上看,笔者以为,当前玉米市场在今年余下的一个多月中将延续此轮下跌的过程,估计在12月份将会见到2005/2006年度一个相对的低点,此后仍将进入上涨的周期。玉米作为一个大品种,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参与,12月份在9月合约上逢低做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相信在明年上半年中,会带给投资者一个稳定的收益。
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,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2022年国际粮价持续走高,带动过国内粮价也在不断地攀升。特别是对于近年来我国饲用量比较大的豆粕及玉米的行情影响颇大,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2022年我国玉米的价格走势。
一、上文我们已经提及,国际粮食价格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持续走高,特别是有着“欧洲粮仓”之称的乌克兰,2022年年初曾一度有2500万吨的玉米积压港口无法出口,而大量粮食积压在乌克兰不仅会继续影响全球粮食价格,还会带动国内玉米价格的走高。
二、官方大力推广推行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”技术。由于我国大豆对外依赖性高达80%以上,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“扩大豆、扩油料”,不仅增加大豆种植面积,还加大大豆补贴力度,相反,大豆种植面积多了,玉米的种植面积会有小幅下降。
三,小麦价格走高带动玉米价格高位运行。小麦作为玉米替代品,其价格的走高将在饲用方面不再具备成本优势,小麦饲用减少,玉米的饲用需求量将出现增量。
四,进口玉米呈减少趋势。据官方数据显示,国际玉米价格高企,贸易商望而却步,2022年预计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800万吨,较2021年度将下降10%,这无疑对国内玉米的产量需求增多。
总而言之,2022年,我国的玉米将呈供减需增的局面,这也是玉米价格持续坚挺的根本原因,下半年随着秋粮的上市,玉米价格或将呈现出不同的走势,但是短期来看,玉米价格或将高位运行至秋季。您觉得呢?
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会在今年的秋天凸显出来,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,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,全球将会有2亿的人口将面临粮食危机,人口的数量会未来继续增加。在全球粮食危机下,全球粮食重要出口国印度,泰国,越南,阿根廷等国家都在考虑减少对外出口或者提高粮食作物的价格,以避免出现国内出现通货膨胀,国内商品价格上涨,大米短缺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发生。
粮食危机最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力不足。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,农作物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减弱,包括干旱,洪涝,台风和病虫害等。另外随着新冠的持续和蔓延,大量的失业和收入减少,让人们的购买力大幅度的降低,很多人已经没有能力获取充足的粮食,最凸显的就是非洲地区。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两大重要粮食出口国,两国之间的危机,导致粮食出现了大面积减产,粮食供应链出现问题,加速了粮食危机的恶化。粮食出口国减少粮食出口或者提高价格,会让全球粮食的价格上涨。
能源危机的存在也给粮食危机添了一把火。如今全有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消耗,产能大国都减少了资源的生产,石油和煤炭价格上涨,导致运输业的成本飞速上涨。最终会将这些成本叠加到粮食上。
粮食贸易中断。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,已经有二十多个国家已经为粮食的出口开启了红灯,这就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断裂。出口国禁止出口,进口国高价购买,进口国会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来抵消高价购买粮食的价格。严重影响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。导致未来粮食的价格极不稳定。
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,国内的粮食价格和供给还是非常稳定的。
期货开户官网首页:期货开户官网
期货开户官网客服:(微信:527 209 157)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566606.com/post/37669.html